一代枭雄刘备,为何一生不用赵云?刘备临终时才说了实话

一代枭雄刘备,为何一生不用赵云?刘备临终时才说了实话

“血染征袍透甲红,当阳谁敢与争锋?古来冲阵扶危主,只有常山赵子龙。”这是古人对蜀汉大将赵云的赞誉之词,表达了对这位英勇将领的崇敬。赵云的一生,可以说是刀枪入库、马革裹尸的典型,他多次为刘备救主,堪称蜀汉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。虽然刘备被誉为“仁厚之主,知人善任”,但有一个问题始终让人疑惑——刘备为何在一生中并未完全信任赵云,反而总是让他处于辅佐位置,未能赋予他真正的权力?这一谜团,直到刘备临终时才有了答案。

首先,不妨深入探讨赵云的卓越能力。建安十三年,曹操率领精锐的虎豹骑追击刘备,刘备一方陷入了重围。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,刘备的大军被打得溃不成军,他只能带着一小队骑兵逃命,甚至不顾自己的妻儿。而赵云,这位身经百战的猛将,却毫不犹豫地单骑突围,冲入敌阵,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救出了刘备的妻子和幼子刘禅。整个战斗中,赵云凭借着超凡的武艺和无畏的胆量,斩杀了五十多名虎豹骑的将领,惊险无比。这一战,赵云不仅展现了无敌的武功,更让刘备深受触动,感叹其忠勇之心。此时,赵云已然成为刘备心目中的忠义化身。

然而,当赵云将刘备的妻子与儿子安全护送至刘备身边时,刘备一时愤怒,不顾一切地将襁褓中的刘禅摔在地上,怒道:“此竖子耳!害我差点损失一员大将!”这番话让人不禁感叹,赵云此时所面临的并非单纯的战斗,更是生命与忠诚的巨大考验。赵云的英勇与坚守,正是在这种危急时刻体现了他那种超越生死的忠义情怀。而正是这次事件,赵云彻底赢得了刘备的信任。

接下来,我们看一看另一个代表性事件——公元210年,东吴的孙权决定通过联姻与刘备建立更深的政治关系,于是将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,并安排了宴会来款待他。然而,刘备深知此举可能暗藏陷阱,东吴的宴会很可能就是另一场“鸿门宴”。尽管心中有所顾虑,刘备依然决定赴宴,并带上了赵云这一位身怀绝技的护卫,孤身前往江东。果然,面对东吴的群英荟萃,赵云毫不畏惧,镇定自若,保住了刘备的安全,最终确保刘备完好无损地返回。这一事件,深刻展示了赵云不仅具备过人的胆略,更有一颗为主公赴死的决心。

然而,赵云的功绩并未止步于此。公元212年,孙夫人趁刘备出征时,带着刘备的儿子阿斗悄悄返回江东,而赵云一旦得知,立刻发觉此举的险恶后果。他立即截断孙夫人的退路,巧妙夺回阿斗,避免了一场几乎可导致蜀汉命运转折的“釜底抽薪”之灾。这一举措再次证明了赵云在战场上的智慧与临危不惧的气魄。

展开全文

而到了公元219年,赵云再一次展示了他的智勇双全。在救援黄忠的过程中,他巧妙施展了“空营计”,通过制造假象成功迷惑曹操大军,导致敌军混乱不堪。随即,赵云率军鸣鼓追击,使得曹军陷入极度恐慌,自相践踏,造成了巨大的损失。这一战,赵云不仅凭借卓越的军事才华,展现了战略眼光,还体现了他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力和胆略。

然而,尽管赵云在战场上屡建奇功,刘备始终没有完全重用他,反而在许多重大决策中让他处于辅佐的位置。这一历史悬疑直到刘备临终时才揭开了答案。公元223年6月10日,刘备在白帝城病重临终时,首先召见了军师诸葛亮,要求他辅佐儿子刘禅,若刘禅不行,则可以由诸葛亮接任。许多人对此不解,毕竟刘备自古有“虎毒不食子”的父爱,如何可能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提出如此严厉的要求?

事实上,刘备这样做,并非仅仅为了权力的传承,而是在试探诸葛亮的忠诚。接下来,刘备又召见了赵云,含泪交代他要保护妻儿,确保没有人敢对他们不利。赵云若违背此命令,便可立即除之,这样的绝对权力,几乎没有人能够超越。此时,赵云已是刘备信任的顶梁柱,刘备也寄托了他最后的希望:在任何危机时刻,赵云都能成为唯一的“救星”。

从这一幕中,我们看到了赵云与刘备之间深厚的信任与依赖,也揭示了为何刘备虽然从未完全赋予赵云权力,却在生死关头才做出了最真实的交托。这段历史不仅是忠诚的体现,更是权力、信任与责任的深刻交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山水画技法——雨点皴的画法
28365365体育投注

山水画技法——雨点皴的画法

08-18 🌱 9011
MODEL3没有4G信号怎么处理?特斯拉MODEL3没有网络信号
方舟团结神器的位置在哪
365bet赌场官网

方舟团结神器的位置在哪

07-13 🌱 1008